連云港市以示范創建無規定動物疫病小區作為實施非洲豬瘟常態化防控的重要手段,高標準、嚴要求推進無疫小區建設和示范推廣,帶動了全行業生物安全管理水平提升,近年來相繼建成了全省首批國家級非洲豬瘟無疫小區1個,省級非洲豬瘟無疫小區1個,另外還建成國家級動物疫病凈化場1個、省級動物疫病凈化場2個,有力地促進了生豬生產穩步恢復和高質量發展。
一、精心組織部署,統籌推進創建
一是部署創建工作。連云港市積極部署和啟動無疫小區創建,分管局長掛帥擔任創建領導小組組長,明確分工,責任到人。組織人員到企業大力宣講無疫小區創建的重要意義,形成政府引導、企業建設、行業監管、上下協同的創建運行機制。二是認真開展遴選。對照創建要求,引導規模豬場積極參與主動報名,通過層層篩選,確定生物安全水平較高、防控措施扎實、市場潛力大的企業參加創建。三是政企共建。全市動物疫控與衛生監督機構、農業綜合行政執法等部門和企業凝聚共識,對照無疫小區管理技術規范要求,開展“一對一”、“面對面”指導和交流,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制定無疫小區建設實施方案,明確創建進度。
二、強化指導服務,提升創建水平
一是積極開展培訓。通過參加部、省培訓及邀請省級專家現場教學,讓創建工作人員吃透精神,把握重點,例如官方機構如何落實有效監管,企業如何構建有效生物安全體系,設施設備如何改造升級等,累計培訓23次,培訓人員1026人次。二是組織技術指導。逐級成立無疫小區建設指導小組,針對企業實際情況,制定創建方案,成立由養殖、防疫、飼料生產、清洗消毒、無害化處理等人員參加的企業創建工作小組,建立規范的生物安全管理體系,打造有效的屏障設施,制定行動計劃,明確時間節點。另外,及時了解創建進度,對創建中的重點、難點問題,及時協調解決。三是組織專家開展預審。組織省、市專家,對照《無規定動物疫病小區現場評審表》,嚴格把握關鍵項、重點項等要素,通過預審查不足、補短板。抓好創建支撐材料的完善和提升,為迎接評估打好基礎。
三、提升監管效能,促進創建開展
一是加強
畜牧獸醫體系建設。從組織、人員、經費、制度、技術、培訓等方面加強動物防疫體系建設,打造獸醫社會化服務“1+N”新模式,為無疫小區創建營造有利環境。將無疫小區建設納入全市動物疫病防控延伸績效考評指標體系,有力推進了創建工作的開展。二是強化監測評估。建立了主動監測、日常監測、定點監測、專項監測相結合,
畜牧獸醫站主導,企業和第三方檢測機構協同參與的非洲豬瘟監測體系。研究制定了《動物疫病監測計劃及流調方案》《非洲豬瘟專項監測方案》《無疫小區抽樣監測方案》,建立官方、企業監測并行、防疫和監督數據共享的機制。對創建企業養殖生產區、無害化處理場、生豬運轉車輛、車輛洗消中心等全環節,春秋兩季進行隨機抽樣檢測。在高溫多雨等特殊時期,增加監測頻次,及時研判疫情風險,為無疫小區創建和非洲豬瘟常態化防控提供參考和技術支撐。三是加強監督管理。安排官方獸醫每月至少開展一次巡查,并通過江蘇智慧動監、企業智能化、網絡化信息管理系統平臺實施監管,指導企業落實疫病防控各項措施,提升生物安全設施設備水平,強化進場人員、車輛及其他物資的消毒滅原。同時,強化調運、屠宰和市場環節的監管,嚴厲打擊違法調運、違法經營和私屠濫宰行為。針對重大異常情況,非洲豬瘟無疫小區所在的灌南縣農業農村局和市場監督管理局印發通告,禁止省外生豬產品進入,及時采取熔斷措施,消除輸入性疫病風險。
四、堅持示范引領,確保創建效果
一是組織縣區業務骨干、創建企業人員到有關企業觀摩學習,通過實地參觀和座談交流,推廣無疫小區創建先進經驗,有效提升創建工作實戰能力。二是協助舉辦“2022年全省無疫小區建設推進會”,引導創建企業自加壓力,對標全省非洲豬瘟無疫小區樣板和標桿,高質量推進創建工作。三是市縣農業農村部門持續加強無疫小區的防疫監管,充分發揮獸醫行政、動物衛生監督、農業綜合行政執法等各方力量,全方位開展防疫監管,督促和指導企業嚴格按照無疫小區管理技術規范,全面落實各項措施,扎實做好無疫小區管理和維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