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獸醫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禽免疫抑制病創新團隊在傳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受體相關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揭示了宿主蛋白CD44為IBDV受體復合物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通過與衣殼蛋白VP2結合促進IBDV的吸附及進入靶細胞。相關論文“Identification of chicken CD44 as a novel B lymphocytes receptor for 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在線發表在Journal of virology雜志上。
傳染性法氏囊?。↖BD)是家禽重要的免疫抑制病,其病原IBDV主要感染法氏囊未成熟的B淋巴細胞。該病可導致雛雞死亡及免疫抑制,對養禽業危害嚴重。目前已知IBDV衣殼蛋白是病毒吸附靶細胞的主要蛋白,但IBDV入侵靶細胞機制尚未完全清楚。
CD44在IBDV吸附和進入B細胞過程中起重要作用
禽免疫抑制病創新團隊利用質譜技術篩選與VP2互作的原代法氏囊淋巴細胞的宿主蛋白。在篩選到的蛋白中選擇條帶最明顯的跨膜蛋白——雞CD44作為研究對象,通過免疫共沉淀實驗進一步證實其與IBDV VP2具有相互作用。過表達和敲除實驗表明雞CD44可以促進IBDV的復制以及對靶細胞的吸附作用。受體封閉實驗結果表明,可溶性雞CD44和抗雞CD44抗體可以阻斷病毒結合。值得一提的是,受體重建實驗表明雞CD44過表達可使IBDV結合和進入非允許細胞系。該研究表明雞CD44是IBDV受體復合物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通過與IBDV VP2蛋白相互作用,促進病毒結合和進入靶細胞。
中國農科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禽免疫抑制病創新團隊首席高玉龍研究員為本文的通訊作者,劉愛晶博士為本文的第一作者。團隊資深首席王笑梅研究員指出,該研究揭示了CD44促進IBDV入侵宿主細胞的分子細節,同時為抗IBDV藥物、新型疫苗靶點篩選以及IBD的防控提供新的思路及重要的理論基礎。該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32102649)、黑龍江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TD2019C003)及國家肉雞產業技術體系(CARS-41)的資助。特別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