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1日,農業農村部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20年前三季度農業農村經濟形勢,并回答記者提問。
農業農村部總經濟師、發展規劃司司長魏百剛表示,生豬生產恢復好于預期,菜籃子產品供給充足。今年以來,各地認真落實生豬生產恢復扶持政策,加快養殖場戶擴能增養,抓好非洲豬瘟常態化防控,有力推動了生豬生產恢復,前三季度新建投產了1.25萬個規模豬場,1.34萬個空欄規模豬場復養。
到9月底,全國生豬存欄達到3.7億頭,恢復到2017年末的84%;能繁母豬存欄達到3822萬頭,恢復到2017年末的86%。禽肉、牛肉、羊肉產量達到2413萬噸,同比增長3.7%。隨著生豬生產快速恢復、出欄量增加,豬肉價格已連續7周回落,集貿市場價格每公斤50.56元,比今年2月份的最高點低9.08元。
年底豬價價格還會不會上漲?
隨著生豬生產加快恢復,豬肉價格已經連續7周小幅回落,但是到年底也是豬肉消費旺季,請問豬肉價格還會不會再上漲?
畜牧獸醫局副局長陳光華表示,在市場拉動和政策推動下,今年以來,全國生豬生產持續恢復,養豬場戶補欄增養的積極性很高。根據農業農村部監測,到今年9月份能繁母豬存欄已經連續12個月增長,生豬存欄也連續8個月增長,特別是今年的6月份和7月份,能繁母豬和生豬存欄先后實現同比增長,這是生豬生產恢復的兩個重要的時間拐點。8月份、9月份增幅進一步擴大,9月底能繁母豬同比增長28%,生豬存欄同比增長20.7%,照這個趨勢,我們有信心實現全年生豬產能基本恢復到接近常年水平的目標。
今年以來,隨著生豬生產恢復,豬肉市場總體呈現出供應改善、價格振蕩回落的態勢。從生產方面來看,自從今年3月份以來,生豬出欄連續7個月環比增長,這說明前期新增產能正在陸續釋放,產能正在變成產量。同時,進口豬肉也在增加,1-9月份進口量是328.6萬噸,同比增長132.2%,從市場價格來看,也印證了這一趨勢。
2月份之后,豬肉市場價格總體呈現振蕩回落趨勢,特別是9月份以來,豬肉價格已經連續7周下降,沒有出現往年中秋國慶期間豬肉價格普遍上漲的情況。上周全國集貿市場豬肉價格已經回落到每公斤50.56元,比2月中旬最高的價格降了9塊多。今后一個時期,豬肉供應形勢還會越來越好。
近期,我們組織專家分析和測算,綜合考慮生豬生產恢復情況、豬肉進口、消費需求變化等因素,明年元旦春節期間,豬肉的供應量同比會增長30%左右,價格總體上將低于上年的同期水平,不會再出現價格大幅上漲的情況,能夠保障過年期間老百姓碗里不缺肉。
秋冬季節非瘟疫情風險增大,加強常態化防控
秋冬季是動物疫病多發易發的時期。請問當前在非洲豬瘟防控方面形勢如何?農業農村部在這方面下一步有怎樣的工作安排?
陳光華表示,今年以來,總共有9個省份報告發生18起非洲豬瘟疫情,其中家豬疫情17起,野豬疫情1起。隨著非洲豬瘟常態化防控各項措施逐步落實落地,養殖場戶特別是規模場戶的生物安全防護水平大幅提高,養殖、調運、屠宰等環節風險得到有效管控,疫情報告數、舉報數和無害化處理數都大幅降低。綜合各方面信息來看,目前全國非洲豬瘟疫情形勢總體平穩,說明常態化防控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
但也要看到,非洲豬瘟病毒已在我國定植,污染面較大,疫情點狀發生的態勢將在較長時期內存在。隨著秋冬季氣溫降低,清洗消毒效果可能會受到影響,加上豬、仔豬調運頻繁,疫情發生和傳播的風險進一步增大,如果防疫措施落實不到位,不排除出現區域流行的情況,影響甚至阻斷生豬生產加快恢復的進程。
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繼續督促指導各地毫不松懈抓好非洲豬瘟常態化防控,確保疫情平穩不反彈。一是指導各地加強常態化防控,嚴格養殖、調運、屠宰和無害化處理等環節的監管,切實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努力將非洲豬瘟影響降到最低水平。二是堅持開展入場采樣監測,不斷完善采樣措施,督促指導養殖場戶把生物安全管理措施落實落地。三是結合于11月份開展的秋防檢查,督促各地全面落實現行防控措施。四是加快推進非洲豬瘟無疫小區建設,力爭年底前在全國建成一批高質量的無疫小區,示范帶動提升養殖場戶生物安全防護水平。
玉米價格繼續上漲缺乏支撐
我們注意到近日
玉米價格創了近四年來的新高,請問主要原因是什么?這是否跟8月底到9月初
玉米主產區遭遇了三次臺風,增加了收購成本有關,預計這種行情還會持續多久?
魏百剛表示,今年以來,
玉米價格總體呈上漲態勢。9月份,隨著華北、東北新產的
玉米陸續上市,價格開始回落。國慶假期之后價格再次上漲,目前我們監測,吉林部分地區企業掛牌收購價每斤是1.12元左右。黑龍江部分地區是每斤1.07元左右。
我們分析近期
玉米價格上漲,主要有三個方面原因:一是需求旺盛,多元主體收購積極性比較高。主要是生豬生產加快恢復,飼用
玉米需求量明顯增加。同時,
玉米淀粉、酒精產品也在增加,加工企業和貿易商普遍看好
玉米市場,抬價收購。二是成本增加,農民惜售希望賣出好價錢。今年臺風對東北
玉米產量影響有限,但受災地區
玉米出現倒伏,收獲成本增加。據我們調研,倒伏
玉米每畝機收費要比正常年份增加100塊錢,嚴重倒伏地塊只能靠人工進行收割。受成本增加影響,農戶想要等價格再漲一點再出手。三是資本炒作,價格看漲預期增加。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國內外的投機資本對糧食市場炒作有升溫跡象。10月份以來,國際國內
玉米期貨價格上漲比較明顯,貿易商和加工企業看漲預期增加,導致現貨價格聯動上漲。
總的看,
玉米價格上漲是收儲制度改革以來的恢復性上漲,特別是在生產成本增加的情況下,價格適當上漲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我們判斷,今年
玉米豐收已成定局,前期競拍
玉米陸續出庫上市。另外加上部分庫存
稻谷小麥也可以用于飼料替代,供給是有保障的,
玉米價格繼續上漲缺乏支撐。